很多觀眾都對「台北歌手」裡舞台劇的部分印象深刻,也很多人問為什麼會使用舞台劇的形式來呈現劇中的小說改編,我通常也回得很直白:就沒錢呀!
不過後來舞台劇也還是花了不少錢,真正節省到的可能是時間成本,至少我們不用一直轉景,或者浪費時間卻還是難找到符合時代的場景。既然決定採用舞台劇的形式,那麼就必須大幅修改原本以實拍概念來寫的劇本,調適原本的拍攝習慣,重新設定出這六齣舞台劇各自的風格。我過去沒有劇場的經驗,這部份自然就要仰賴專業了,而我們很幸運地找到差事劇團的小柯和憶玲。
我們找上他們的時候已經是開拍前三個月了,大家現在看到的這些劇場陳設,都是他們在極短的時間內,發揮了十足的想像力設計,再由劇場組和製片組的工作人員從無到有搭建起來的。這裡必須謝謝這些辛苦的幕後工作人員,喔對,當然也包括自己虧錢做,還要沒日沒夜幫忙搭景的高老闆。
這張照片是「牛車」裡的添丁家,是所有舞台劇裡篇幅最重的場景,也是我們最後殺青的場景。今天整理劇照看到的,一下子許多美好的回憶又湧上腦海,對啦…,這個時候當然就只剩下美好的部分,怎麼辛苦也都拋諸腦後了。之後有時間還想再來講一下,這許多不同風格的舞台是怎麼發想出來的...
莫子儀 MO Tzu-yi Morning
黃姵嘉
#台北歌手
#全劇已上傳YouTube